雖然常常自己帶恩寶出門,但從來沒有像這次跑那麼遠過,完全是一個人帶著孩子去花蓮。這趟因為時間不多,兩天一夜,原本就只打算在市區與近郊走一走,想說應該不會太累才對。但我真的低估了花蓮景點的可看性,也忘記衡量恩寶的體力,所以……真是上了寶貴的一課啊!
第一天中午到達花蓮,將行李寄放在下榻飯店後,馬上請櫃檯幫忙叫了計程車,前往第一個景點《吉安慶修院》。日據時代之前,吉安這一帶其實是阿美族的落腳處之一,舊名為「七腳川」。被日本佔領後,阿美族人被迫遷往他處,這裡成為大批日本人移居的地方,地名被變更為「吉野」。為了安撫遠到台灣的大批日本人,在此興建了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《吉野布教所》,直到台灣光復後,才更名為《慶修院》,此地的地名也變更成「吉安」。以我這個外地人來說,感覺吉安聽起來似乎和花蓮市區有一大段距離,但實際走過以後,發現跟台北的中、永和地區類似,像有名的《自強夜市》、《荳蘭橋臭豆腐》等,地理位置上也都不在花蓮市,而是吉安鄉。若沒有看地名分界的標示,還真不知道自己已經離開了花蓮市的範圍哩!
《慶修院》的大門口(對啦!下面那位模特兒就是恩寶)
門內非常可愛的「漫畫版」神明
如果要參拜的話,記得先到《手水舍》這裡洗手,雖然說明牌上告知大家要漱口,不過這裡供應的畢竟只是自來水,不太適合,所以另立了一塊牌子,告訴民眾不能飲用
這口鐘是不能敲擊的,旁邊有註明是「莊嚴法器」
這是百度石。相傳如果要許願的話,以此為起點入主寺參拜,往返一百回願望就會被實現
主寺。必須脫鞋方可進入
這大鼓也是不能敲擊的
主寺外圍
掛在護摩木上、可寫下心願的「繪馬」(許願木牌),商店裡有販售。(再過去就是八十八尊石佛的區域,不過我沒拍到)
紀念品商店。另有一區可坐下休息或觀賞紀錄片,也可拿到一些旅遊景點文宣
這就是所謂的「千紙鶴」?
院區內的戶外風景
這裡有個小池塘,也有養魚,魚飼料可在紀念品商店裡買到
居然有人在這裡下棋呢!
可以把臉湊上去拍照的「人型立牌」
說起來,《慶修院》的範圍不大,走馬看花的話不必半小時就看完了。但這裡真的很漂亮,氣氛不錯,恩寶跑來跑去跟餵魚也玩得很高興。如果跟我們一樣,來到花蓮但觀光的時間不多,可以考慮來這裡走走,感受一下平和與寧靜的氣氛。
吉安慶修院
地址: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-1號
電話:(038)529-905
慶修院官方網站(請按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