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來,把現金、信用卡、提款卡都交出來!帶手機進去,方便聯絡就好。」

各位放心,這不是遇上搶劫,而是朋友為我們著想、不得不使出的殺手鐗。上午11點,我跟某出版社編輯進入誠品信義店,目的地是六樓展演廳正在舉辦的「舊書拍賣會」。由於大多數出版人也都是愛書人,看到書籍非常容易失心瘋。但我們的執行任務,是要從舊拍分析目前的市場結構;如果帶錢和信用卡進去......以目前書折口紅線三本500、綠線六本500這種促銷價,應該會買到還需要請宅配寄回家才行!XD

DSC_1666  


回正題,先講「舊書拍賣會」與「舊書店」的差別,兩者看似都是出清舊書,其實背後代表的含義還是有所不同。舊書店的書籍,是讀者曾經買回家、看一段時間又失掉興趣再賣出來的(也有少數是公關書);舊書拍賣會則代表這些書籍已進貨、上架好一段時間,卻依然乏人問津,所以才用特價出清處理。我跟另一位編輯今天在現場待了兩個小時,走遍所有中文書區域,看了不少書籍的定名與出版社、內容、排版等,大致得到書籍會長期賣不掉、進入舊拍的幾個原因:

DSC_1665  


1.出版方向走的是短期路線
有些書籍的出版,可能剛好搭上時事順風車的關係,也許一開始會很好賣;但別忘了在台灣,平均幾天就會出現一條讓大家拼命噴口水的新聞,熱潮一過,大家馬上對議題失去興趣。但出版社再怎麼少印,一個單位也至少需要以千本計算,能不能在新聞點上引起讀者關注,就得碰碰運氣了。

2.硬是走大家都在走的路
我最怕聽到人家說因為某本書大賣,所以他也要出一本相同形式或議題的。請走一趟書店,看看商業書區就知道了,光是同樣講股票的書籍就不知有多少本,讀者憑什麼不買別本只買你寫的?

3.走創新路線,本來就是場賭注
但,即使做到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」,也不代表「人少的地方去了就會成功」。我今天看到好幾本書,主題、形式都有別以往,非常有特色,偏偏讀者不買單就是不買單──創新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元素,只是不能代表成功。

4.印太多。到底哪來的自信?
某些出版社可能對新書太有自信,也可能是打算「破釜沈舟」,一刷就直接印個三千五千本。但能變成暢銷書籍的畢竟還是少數,若沒那個運氣,當然就只能慢慢賣、甚至進舊拍了。

5.行銷模式、曝光度有問題
說實話,有很多在現場擺出來賣的書,我之前根本不知道。如果我那麼常逛書店的人,都沒注意到有這種書出版,那真的很難期望一般讀者會注意到這本書。

6.版面、字體、顏色的影響
有些書可能為了強調「亮點」、「獨特性」,使用其他書籍不太會用的樣式。但走這步棋一定要很小心:字體太舊太小、顏色不對、版面太單調太老氣等,都會影響讀者的購買意願。我個人就不太看使用藍色文字的書,就算買回家,通常也是看沒幾頁便「束之高閣」供起來。今天仔細觀察,很多使用藍色文字的書,還真的非常乏人問津!(請恕我無法舉例,因為會得罪人XD)

7.太過迷信名人牌
有些名人的書,會固定跟某家出版社合作,也真的培養出一票粉絲。但──粉絲不見得會對名人談的所有議題買單。我今天就觀察到至少五位在演講、出版領域表現亮眼的作者,還是有某幾本書出現在舊拍裡面。出版社真的別以為只要作者夠紅,談什麼議題都能讓市場跟著「紅不讓」!

8.品牌影響目光
不可否認,較大的出版社如商周、時報、天下雜誌、天下文化、皇冠等,品牌就會優先吸引到不少讀者的目光。中、小型出版社的作品,如果沒辦法做出亮點,很容易一下就被各大品牌的光芒給淹沒。舊拍現場雖然也有大型出版社的書籍現蹤,但比例跟一般出版社比起來,還是少很多的。

9.瑕疵品
有瑕疵的書籍,出現在舊拍裡也很正常,多數只是有點污損、不影響內容。不過許多愛書人是很計較這點的(好啦,我自己也是),所以出版社千萬要注意出貨流程,至少在印刷、理貨、準備進入書店倉庫等程序上,一定要好好把關。

10.翻譯用字與風格
這是我在現場聽到的:有兩個人在討論某本翻譯書、英文原版跟中文版內容差異有多大。平面文字翻譯其實是有學問的,逐字逐句照翻看起來沒問題,卻可能失掉作者原有的風格。有套大陸出版的三部曲小說,在台灣翻成繁體發行時,「質量」就成了「品質」,意思天差地遠(還好第三部曲終於有修正)!

舊拍,對讀者來說,是撿便宜的好機會;但對出版人而言,可是非常五味雜陳的場合。我相信裡面大部分的書,都是出版社曾付出不少心力的作品,結果被以「三本500」或「六本500」的價格出清。這雖然是人在江湖、不得不面對的現實,但還是希望所有出版人彼此努力、一起加油!

arrow
arrow

    恩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