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可以算是喜劇收場吧,但這部電影還是讓我感到有點鼻酸。片中的男主角,人際關係並不好,勉強可稱為朋友的兩位同學,也不是平等對待他。讓我想起小學時期,有幾年就是這樣度過的………

指導老師與同學對男主角說的幾句話,我想也值得大家思考,甚至銘記在心:
「就算沒被選入參加,還是要做好日常的基礎練習。」
「爛技術不代表是爛音樂,好技術也不代表就是好音樂。」
「XX同學退社了,她想當職業橫笛手。這事好像讓她煩惱很久,但她找到了最對得起自己的答案。」
「我們該恨的,是扼殺生命力的事。」

想想,我們有沒有在低潮之時,持續為自己的目標努力?
沒什麼經歷,就代表最終不會出現好成績嗎?
我們最對得起自己的答案,是什麼?
我們是否怪罪了不該怪罪的,結果反而繼續扼殺自己的生命力?

因為那隻似幻似真的兔子指引,男主角加入管樂社,靠著老師給予機會及社團同學合作幫助,進而找回信心,並且完成精彩的表演。我不清楚有誰能指引我,也不知道之後有多少人會幫忙,但我,一定會完成現在進行的計畫!

arrow
arrow

    恩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